关闭

苗木网

当前位置: 苗木网 > 展览会议

智慧园林的交响:2025上海国际城市景观论坛侧记

作者:小编 时间:2025-10-09 17:11:38 浏览:

当园林遇见科技,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?10月6日至7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“2025上海国际城市景观论坛”,以“智慧园林:赋能城市未来”为主题,汇聚了来自全球的城市规划者、顶尖设计师、科技精英和苗木企业代表,共同奏响了一曲关于未来城市的绿色交响乐。

image.png

一、 主旨演讲:定义“智慧园林”的三大层级

论坛开幕主旨演讲中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风景园林规划专家陈晓帆教授系统阐述了“智慧园林”的构成:

  • 感知层: “园林的‘神经末梢’”。通过部署传感器、摄像头和物联网设备,实时监测土壤墒情、植物健康状况、小气候数据、人流量等。

  • 平台层: “园林的‘城市大脑’”。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,对感知层数据进行整合分析,形成决策支持系统,实现资源的优化调度。

  • 应用层: “园林的‘智慧场景’”。面向管理者、游客和市民,提供智能灌溉、病虫害预警、智慧导览、互动体验等具体服务。

陈院士强调:“智慧园林的终极目的,不是技术的堆砌,而是通过科技让人与自然的连接更紧密、更和谐。”

二、 技术巡礼:那些改变行业的新奇科技

在论坛的技术展区,一系列创新应用让人目不暇接:

  • AI植物医生: 一款小程序,用户上传植物叶片照片,AI能在数秒内诊断出病虫害类型并推荐防治方案,准确率高达95%以上。

  • 数字孪生园林: 为实体公园创建一个完全对应的虚拟数字模型。管理者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模拟极端天气的影响、预演植物生长效果、规划设施布局,实现“先试后建”。

  • 节水“黑科技”——“根区精准灌溉系统”: 通过埋在植物根部的传感器,监测水分实际需求,实现“按需供水”,比传统灌溉节水50%-70%。

三、 苗木企业的机遇与挑战:从供应商到解决方案合伙人

论坛专门设置了“苗木企业与智慧园林对话”圆桌会议。与会苗木企业代表普遍认为,智慧园林趋势既是机遇也是挑战。

  • 机遇在于:

    • 对苗木品质要求更高: 智慧化管理需要规格统一、健康无病的标准化苗木。

    • 催生新品种需求: 需要培育更适合机械化栽植、低维护、抗逆性强的“智慧型”树种。

    • 服务链条延伸: 苗木企业可以参与前期的数据苗木推荐、后期的智慧养护等环节。

  • 挑战在于:

    • 技术门槛: 需要了解并适应新的技术标准和数据接口。

    • 合作模式: 如何与科技公司、设计院建立新的协作关系,从单纯的乙方变为共同研发的合伙人。

四、 案例分享:雄安新区的“数字苗圃”实践

雄安新区园林项目的负责人分享了其“数字苗圃”的建设经验。该苗圃为新区每一棵计划种植的苗木都建立了“电子档案”,记录其品种、来源、生长历程、检疫信息等。这些数据将同步到新区的“城市信息模型(CIM)”平台,实现苗木从苗圃到工地、再到后期养护的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,为未来雄安“千年秀林”的智慧管护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总结: 上海国际城市景观论坛清晰地表明,科技正在重塑园林景观的营造和管理方式。对于苗木产业而言,拥抱智慧化不再是选择题,而是一道生存题。只有主动融入这场变革,才能在未来城市的绿色蓝图中,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生态位。


标签:

推荐文章